10月27日下午,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孔霞和他的同事們對MFYX系列中心傳動磨機減速機的圖紙進行最后的審定。
孔霞介紹:“這一款減速機的關鍵裝置的就是兩個撓性軸 ,因為它要承擔很大的扭矩,以前沒有這種結構 ,所以我們在生產制造的時候一定要到現場進行跟蹤。”
作為泰州市第六屆優秀科技工作者,泰興市第三屆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孔霞十幾年如一日奮戰在企業科研生產第一線,以睿智的思維、堅忍不拔的性格、勇于奉獻的精神,創下了一個個輝煌的業績。多年來帶領企業科研團隊共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112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技術研發中心的會議室,是孔霞和她的科研團隊每天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里他們緊跟減速機發展的步伐,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兩年來,研發的“水力發電變速裝置”等三個項目獲國家發明專利,其中已有兩項發明專利投入生產,實現銷售3500萬元。另有14個項目獲實用新型專利,3個項目獲外觀設計專利。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開發的“其他特殊行業大功率齒輪箱機組”項目被省科技廳列為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獲得省科技廳資助500萬元,貸款貼息300萬元,已實現銷售6000多萬元。孔霞說:“每當一個難題需要攻克的時候,往往都是日日夜夜進行思考,一旦成功,所有同事歡欣鼓舞;每當失敗,雖然很失落,但是我從不放棄。”
為了讓每一種產品能又好又快地投入生產,孔霞只要有時間,都會去車間巡查,現場指導產品的裝配。她說:“每一個新產品組裝的時候,我們研發人員都要到現場進行指導,進行跟蹤,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她是一個非常負責的人 。”公司技術研發中心員工蔡云龍告訴記者,“在一次投標合同簽訂以后,我們碰到一個技術難題。她在重感冒的情況下,仍然帶領大家堅持到深夜12點,并且把我們設計的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形成了一個客戶認可的方案。”正是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孔霞和她的團隊先后研制開發了水力發電變速裝置、風力發電偏航變槳齒輪箱等多個減速機新產品,每年完成近4億元的非標合同設計。員工徐哲介紹:“孔主任經常組織我們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公關和產品創新。幾年來,我們公關科技難題15項,開發新產品26項,有10個產品獲得江蘇省頒發的科技產品成果獎。”
泰隆集團從2006年開始推行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投入專項經費,設置了專門的管理人員,并制訂了一系列激勵政策。近幾年,泰隆集團每年申報的專利數量呈50%的趨勢增長。一大批專利產品的投產上馬,使企業在本行業擁有了“話語權”。
面對輝煌的成績,孔霞說:“作為一名研發人員,我這么多年的感受就是一定要有創新精神 。雖然以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能躺在成績面前 ,要不斷地創新 ,不斷地開發新產品,為我們的客戶,為我們的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和價值。”